古籍承载中华文明,是我国文化传统的载体。保护古籍对延续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感情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步骤。
古籍保护第一步就是进行古籍普查,对已有的古籍要有效抢救保护,合理利用。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全国第一次古籍普查工作,市文广局积极响应,在市图召开了全市古籍普查工作会议,部署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合肥市的古籍普查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做为此次全市古籍普查工作的具体落实单位,合肥市图书馆高度重视,四处走访普查古籍。当听说上海出现了一套光绪年间石印的,反映清末名臣李鸿章七十大寿场面的《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附寿言》时,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了,经多方资料收集以及现场翻阅,大家认定这套古籍正是久闻未见的《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附寿言》。
该书共六册,内容完整,除几本封面略有破损,品相完好。是书为光绪十八年李鸿章七十寿诞时,慈禧太后御赐祝寿之典册。首册收有赐寿图、寿筵图等多幅。画面印刷精致,细节展示清晰,用白描的手法重现了当年李相国七十寿宴的宏大场面。通过这些画面,我们不仅如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当年的盛况,还可以深入了解我国清末的民俗风情。该书后五册均为寿言,从皇太后、皇帝、王爷到各方官员都有贺寿言辞,其中亦不少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贺寿寿言风格各异,或大气磅礴,或客套俗气,或风趣文雅,或直白亲切。有歌功颂德,有直述功劳,有不知所云。寿言就是一次清末文人比笔墨的盛会,从中亦可折射出当时各人心思的微妙。
今天我们看到这套书完整重现了当年的盛况,除了惊叹场面的盛大,也可见李鸿章当年是怎样的风光无限,权倾满朝。合肥市图书馆收得此书,为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探寻研究李鸿章这位历史名人提供了难得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