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市图书馆资源作用,为广大市民群众借阅书籍提供更便利的服务,6月25日-27日,由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永龙带队,市文广新局杨小燕副局长以及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员一行9人赴深圳,就深圳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及运营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合肥市图书馆馆长凌波、副馆长李永钢全程参与了考察。
考察组先后奔赴深圳市图书馆、深圳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几个社区服务点,调研了解深圳市“24自助小时图书馆”布点、运行和实际社会效益情况、投资运行和管理情况、后台系统运行情况;前往深圳市自助图书馆的设备供应商深圳海恒智能技术公司和生产工厂,进行实地查看和体验,并举行座谈,听取“24自助小时图书馆”项目设备性能介绍与技术发展情况。
在听取介绍后,刘永龙副主任说,深圳市图书馆的服务、设计和理念都非常值得合肥学习借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很成熟的项目,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布点上,合肥要根据城市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形成综合化的网络服务体系。
调研人员一致认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一项文化惠民项目,将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增添新的文化亮色。本次考察,通过实地查看、参观走访,全面了解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情况,学习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了解设备性能和生产供应能力,对自助图书馆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层次的认识。调研考察后,各单位将抓紧落实协调,积极汇报,争取尽快推动合肥市的自助图书馆项目建设,让合肥的市民早日都能享受到文化大发展的新成果。
相关链接: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简介
城区街道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一项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社会公益事业,它让附近的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街边一台机器上就能办理借书证、借书、还书,享受图书馆的预借送书服务。
这项系统是由深圳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占地面积小、总体投入少、设置灵活、使用便利等特点,被誉为“第三代”图书馆,曾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长春、刘云山等的视察和重视。目前,深圳已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200多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已建成规模,并经过几年运行已逐渐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省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已经启动建设。

考察自助图书馆社区布点情况

实地参观生产工厂

举行座谈,听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