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三国季系列讲座第七讲《拼儿子的老爹和坑爹的儿子》准时开讲。三国“父与子”的故事同样异彩纷呈。
官N代的袁绍自我感觉太好,选接班人也要看颜值,于是三个儿子为了继承权打得不可开交,最终三个人把老爹的家当败光了,全部成了曹操的刀下之鬼。
相比之下,靠自己奋斗的曹操不仅事业做得大,几个儿子也格外争气。都说儿子多,朱老师做了统计,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6个女儿,还有3个养子,简直可以直接在家开班上课了。曹丕、曹彰、曹植,曹操最优秀的三个儿子文武兼修,光彩夺目。
曹操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把孙权立为三国时期好儿子的样板。而刘表的儿子却成了猪狗一般的蠢才。
当然,刘备的傻儿子阿斗才是大家笑话的中心。但朱老师认为,阿斗是最会表演的戏精。善于伪装的阿斗,不仅保全了蜀汉,也保全了自己。乐不思蜀是阿斗最精彩的表演……
父与子的故事很多,但是父与子的教训却值得我们深思。朱老师总结说,父亲的光环不是孩子的成就。聪明的基因不一定能遗传,孩子的成才更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听众表示好久没有听朱老师讲诗词了,所以,11月25日,朱老师将嫁接诗词与“三国”,带大家边读诗词,边讲“三国”:史上最著名的开篇词是哪一首? 杜牧为什么把赤壁之战想成了特洛伊战争? 七步诗竟然有两个版本!周瑜的粉丝是苏轼,那孙权的粉丝是谁……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第八讲:《读“三国”哪能少了诗词》。
每周日上午,由合肥市图书馆和合肥晚报共同推出的“趣味国学”之“2018,我们来做诗(史)享家 ”系列讲座活动在合肥市图书馆定期举行,此次活动共计开设6大主题季内容(包括诗词季、书信季、古典名著季、诸子百家季、蒙学经典季、国粹季),带领青少年学生与诗为伴,与史同行,读国学经典,讲中国智慧,每期活动名额300人,专栏作家、国学启蒙教育倡导者朱首彦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古诗词、书信、《弟子规》、《三国》、《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的魅力。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合肥市图书馆微信号:hflib1958
合肥市图书馆读者QQ群:371862536
合肥市图书馆新浪官方微博:@合肥市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抖音ID:376849818

讲座课件内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