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报道《借书证“变形记”》 记录80后刷证,90后刷卡,00后刷脸借阅方式的变迁

  阅读次数:

    7月5日,《安徽日报》头版以《走进小康社会——借书证“变形记”》为题报道了合肥市图书馆借阅方式的变迁。同日,该篇报道被“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抓取。
    从纸质证到磁条卡、芯片卡,再到虚拟电子卡、人脸识别,合肥市图书馆读者证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变形”着,它如同一面微观镜子,映射并证明着: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合肥市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越来越精彩、市民阅读的越来越便利、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日趋完善、“文化小康”成色的越来越足、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
    忆往昔:办理读者证要先开具单位介绍信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受藏书量、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读者证主要面向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群体发放,读者需要先到单位开具一份介绍信,才能来到合肥市图书馆办理工本费1角,押金2元的读者证。工作人员查验介绍信后,在印有编号的小本本上贴上照片,写上信息,手工制作出读者证。读者凭借读者证和借书记录卡借还图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期,图书押金提高到了6元。
    谈发展:80后刷证,90后刷卡,00后刷脸,读者证通过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读者仅凭借身份证就可以办理读者证,但借阅图书仍要靠人工手写进行登记。
    直到2003年,合肥市图书馆从四牌楼搬到琥珀潭畔,纤薄的磁条读者卡开始取代纸质读者证。与银行联办的“阳光合图卡”还兼有金融和借阅功能。为服务不同类型读者,合肥市图书馆还推出了临时借阅卡、中学生假期套餐卡、家庭套餐卡。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借书证加快更新换代。合肥市图书馆逐渐将磁条读者卡升级成芯片卡,读者可以在借阅机上自助办理读者证并借还图书。
    2008年,合肥市图书馆建成全省首家数字图书馆,并推出“数字资源远程阅览卡”,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海量信息。
    2016年,“合肥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包括合肥市图书馆、肥西县图书馆、肥东县图书馆、长丰县图书馆、巢湖市图书馆、庐江县图书馆、保罗口袋图书馆以及24小时街区自助借阅点在内的各成员馆统一读者证。相较以往,读者借阅权限有所扩大,100元押金证借阅书籍的册数由2册增加至5册。自2017年开始,陆续建设的“城市悦读空间”也先后加入“合肥公共图书馆联盟”,到2019年底,联盟成员馆数量已达97家,为广大读者建起了身边的图书馆。
    近年来,合肥市图书馆联手支付宝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联手打造信用图书馆,推出免押金的信用“信用读者证”,读者可以线上选书借阅、线下快递送书,让读者拥有了一张不怕遗忘的“电子身份证”。同时,合肥市图书馆还引入了AI识别技术,让读者体验“刷脸”入馆、借阅的时尚。
    话今朝:读者证的“变形”见证了合肥市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不同年代,合肥市图书馆虽然诠释着不同的文化角色,但读者证的“变形记”,记录了合肥市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合肥市图书馆践行“与悦读者同行”服务理念的实践。今天的合肥市图书馆,凭借着创新的借阅平台,幽幽的书香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使爱好阅读的、需要阅读的、不爱阅读的市民通过接触阅读、感受阅读而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未来,它将继续提升服务功能,聚力“文化小康”。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合肥市图书馆微信号:hflib1958
    合肥市图书馆读者QQ群:371862536
    合肥市图书馆新浪官方微博:@合肥市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抖音ID:376849818


阳光合图卡.jpg

合肥图书馆读者卡.jpg

合肥公共图书馆联盟卡.jpg

  • 微信
  • 微博
  • QQ群
  • 抖音
上一篇: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合肥市第27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在合肥市图书馆举办
下一篇:合肥市图书馆开馆时间变更通知
  • 地址:合肥市琥珀山庄北口一号 邮箱:admin@hflib.org.cn
  • 电话:(0551)65623230/65621355
  • 开放时间:8:30~18:00
  • 您是本站第位访者
您是本站第位访者

关注我们